又到了朋友圈游天下的时候了。
时不时地,可以看见天南海北的美景。
有攻略,有美景,有感受。
刚刚好,又看了一篇《三联生活周刊》的旅行观。有感而发。
不纠结旅游与旅行的差别了,其实,这两者之间的分别,就像这两个词的含义,没有到可以严格区分的那么大。
旅行也好旅游也好,如果从发心来看,都是想到自己没有去过的地方去走一走看一看。
故意地凹意义,就像摆出的造型拍照片,始终多了一点僵硬和不自然。
要知道,最好的照片,不是摆拍出来的。
2016年泸沽湖:认真给同行小仙女拍照的民宿老板
最好的旅行,是身处其中的人,会在某一个瞬间莫名其妙地感动。不管是因为风景,还是因为人。
作为宅女一枚,出游的时候比较少。
不是不喜欢旅行,是没有到骨子里的那种喜欢。如若深爱,定然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稍长的假期。
所以从来也没有因为一个长假不出去而感到遗憾。虽然,偶尔还是会羡慕可以自由出行的人。
自由,当然是指不因为不够的金钱、不够的时间而困扰。
自己,自然不是自由一族。时间,金钱都太有限。
不过,出去少的最主要的原因,可能还是不够爱。
当然,也不是不出去的。不够爱不代表不喜欢。
而关于旅行,最喜欢的可能并不是一处两处的美景,一次两次的美食,而是那种放空的感觉。
2019柳江古镇:穿着同色T翻晒玉米的老伯
放空,是在那一段的时空里,隔离诸多的纷繁杂事,放下平日里会纠结的种种。
就是单纯地去看,去感受。
喂饱眼睛,也喂饱肚皮。
所以每年,总会出去走一两个地方。
行至别处的好处,当然是很容易“沉浸”。也很容易记下一些美丽的印刻。
或者是几多碧水,或者是几处青山。又或者,是因为看起来很平淡的人与人,人与环境交互的几个瞬间。
年轻的时候旅行,说是冲着风景去的。但留下最深印象的不是景有多美,而是结伴而行的种种。
就像大学的时候与同学们一起去银厂沟,青山绿水随处可见,无几多印象。但被男生扛着塞进公共汽车的车窗却终生难忘。
现在出去,也为风景,但也看重与谁同行。作为社恐,那种报团出游的方式,估计是没有接受的可能。
年龄越大,更喜欢与舒服的人相处。
2023西溪南:洗红薯的老夫妇
感谢互联网,自从有了美篇,后来有了公众号。多了一种留住时间印象的方式。
也发现自己,除了会为日出日落、碧水蓝天感动,更是难忘在过程中看到的、遇到的人留下的印记。
就像在泸沽湖时给我们用心拍照的民宿老板,在柳江翻晒玉米的老伯,在西溪南洗红薯的夫妇俩......
不知道为何有“人生如逆旅”的说法。如果说旅行中总是会不期然遇到一些不如意,那是自然的。
可想想,又有多少出游,让你遗憾到后悔出去?事后回溯,好像想起来的,并没有多少不堪的记忆。
一次次的出游,得来的经验是,尽管我们都知道旅行是本着一个目的地而去,但不管是看山看水看日升日落,如果不做太多的预设,不抱太高的预期,不作太高的预设,反而会有额外的惊喜。
从这一面看,确实有点像人生。
或者,应该把“人生如逆旅”中的“逆”字去掉,不是没有目标,也不是没有目的地,把每一次的停留都看成是抵达。
只要是抵达,就会有风景,不是吗?
泰安齐鲁大地旅行社欢迎您的到来,我社可以提供导游服务,租车服务、预定宾馆、订餐等。咨询电话:0538-6215101 13405388856 同微信。